发热

产后发热,有伤力,有血虚,有停瘀,有蒸乳,有风寒,有多食,其病不一,状类伤寒。切勿发汗,致成肉 筋惕,亡阳谵语,郁冒昏迷等症。 血虚,川芎、当归、人参、姜炭。 气虚,补中益气汤加炒姜。(补六) 吞酸嗳腐,饱闷恶食,此饮食停滞也。宜四君子汤加砂仁、山楂、神曲。(补四) 肝虚血燥,阴火内发,宜逍遥散,以清肝火。若用大补,热燥更甚。(和五) 阴虚阳无所根据,浮散于外而为热,四物汤,加炙干姜。(补七。)加茯苓,使天气降而生阴,亦妙。 失血多汗出,不卧,怔忡惊悸,妄言妄见,加味归脾汤。(补三) 血虚感风,生化汤加荆芥穗。(和二十四) 误服寒凉之剂,以致寒气隔阳于外,四君子汤加干姜、肉桂。不应,加附子。(补四) 肌肤发热,面赤大渴,血脱发燥也。当归补血汤。(补四十八) 败血攻心,狂言奔走,干荷叶、生地、丹皮、生蒲黄。 胸胁胀痛,腹中痞闷,吐血盗汗,或便血不止,此诸脏虚损也,故有虚寒假热之状。十全大补汤。(补三十九) 产后潮热有汗,大便不通,毋专论为阳明症;头痛恶寒,毋专论为太阳症;头疼胁痛,毋专论为少阳症。总由血气两虚,阴阳不和而类外感也。加味生化汤,调和荣卫,诸症自退矣。(和四十) 口燥咽干而渴,毋专论为少阴症;腹满咽干大便实,毋专论为太阴症;烦满四肢冷,毋专论为厥阴症;谵语便秘,毋专论为胃中有燥屎。多因劳倦伤脾,运化稽迟,血枯肠燥,虚症类实病也。加味通幽散。(和四十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