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消症章
(嘈症附)
经云∶二阳结谓之消。二阳者,手足阳明也。手阳明大汤主津病,消则目黄口干,是津不足也。足阳明胃主血,热则消谷善饥,是血中挟火,血不足也。未传能食,必发痈疽,不能食,必传如胀满,皆不治,经云∶饮食入胃,精气输脾。又脾与胃膜相连,又脾主为胃行其津液。脾属阴,主血,胃属阳,主气。胃易燥,全赖脾阴以和之。脾易湿,必赖胃阳以运之。故一阴一阳合冲和之气,而为后天生化之源也。若脾阴虚,则胃家游溢之精气全输于脾,不能稍留津液以自润,则胃过于燥而有火矣。故急欲得食以自资,迟则嘈杂尤甚。若失治则必延成消膈之症。
上消肺因心移热,二便如常饮水适。中消胃热食偏多,大便硬坚小便赤。下消肾热渴饮汤,耳叶焦干便淋沥,虽分肺胃肾三般,总是肾水不足得。肾水不足虚火炎,津液干枯血虚极。地黄饮子六味丸,清息用之定有益。
[b]郁火致消[/b](善饥而渴目加瘪,心郁火燃当清阳明之热,以滋少阴)
生地 麦冬 生白芍 石膏 知母 西甘草
朱丹溪消渴方 生地 花粉 川连 藕汁 牛乳
[b]烦劳心营热[/b](肌瘦饥渴,是上中二消病)
乌犀角 元参 沙参 地骨皮 鲜生地 麦冬 柿霜 生甘草
又 固本丸加人参
[b]肝阳犯胃成消[/b]
石膏 生地 生白芍 人参 川斛 粳米 阿胶 知母 生甘草 麦冬 陈皮 佩兰
[b]元阳变动,烁津成消[/b](此甘缓和阳生津法)
河间甘露饮 炙黑草 生白芍 生地 麦冬 知母 生枣仁
[b]肾消[/b](饥渴便浑,舌碎面赤,是阴虚阳气上燔)
六味丸加牛膝 车前 补足三阴
[b]肾阴虚,胃火胀成消[/b](脉左数能食)
六味丸加天冬 麦冬 龟版 女贞子 川萆 旱莲
[b]肾阴虚,心火亢[/b](形瘦脉搏,渴饮善食,三消症也)
陈曰∶古人谓入水无物不长,入火无物不消。河间每以益肾水、制心火、除肠胃燥热、济身中液枯是真治法。用玉女煎。三消症虽有上中下之分,其实不外阴亏阳亢,津液枯涸,热淫而已。当以仲景之肾气丸、《本事方》之神效散为主。肾气丸助真火蒸化,升津液,上承神效散,取水中咸寒之物,遂其性而治之。方用白海浮石、蛤壳粉、蝉退为末,以大鲫鱼七个,捣烂调服。
肾消两腿渐细,腰足无力,此因中消之后,胃热入肾,销烁肾脂,令肾枯槁,溲如膏脂。晋人云∶肺主气,肺无病则气能管束精液。其精微者营养筋骨血脉。余者为溲。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束,而精微者亦随溲下如膏脂也。
[b]白茯苓丸[/b]
茯苓 元参 人参 川萆 覆盆子 熟地 川连 川斛 蛇床子
白蜜为丸,磁石汤下。
[b]附嘈症[/b]
嘈有虚实真伪,其病总在于胃。胃过于燥则火升,而嘈得食可止。久延便变消渴症。
[b]阳升嘈杂[/b]
生地 柏子仁 茯神 麦冬 料豆皮 川斛
[b]心肠热嘈,必烦热头汗[/b]
淮小麦 茯神 南枣 柏子仁 炙草 辰砂
[b]血虚嘈杂[/b](兼咽疮)
生地 麦冬 生白芍 炙草 天冬 女贞 火麻仁 茯神
[b]肝阴虚发嘈[/b](妇人半日一发,夜则更甚)
生地 清阿胶 茯神 天冬 紫丹参 白芍
陈参曰∶脾阴虚则胃燥而有火矣。治当补脾阴,养营血,兼补胃阴,甘凉濡润,稍佐微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