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夭(一)

《上古天真论》∶黄帝问于天师曰∶余闻上古之人,春秋皆度百岁,而动作不衰。今时之人,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,时热异耶?人将失之耶?岐伯曰∶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,不妄作劳。故能形与神俱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今时之人不然也,以酒为浆,以妄为常,醉以入房,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满,不时御神,务快其心,逆于生乐,起居无节,故半百而衰也。 《阴阳应象大论》曰∶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,乐恬 之能,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。 故寿命无穷,与天地终,此圣人之治身也。 《天年篇》帝曰∶愿闻人之始生,何气筑为基,何立而为 ,何失而死,何得而生?岐伯曰∶以母为基,以父为 。失神者,死;得神者,生也。帝曰∶人之寿夭各不同,或卒死、或病久,愿闻其道。岐伯曰∶五脏坚固,血脉和调,肌肉解利,皮肤致密、营卫之行,不失其常,呼吸微徐,气以度行,六腑化谷,津液布扬,各如其常。故能久长。帝曰∶人之寿百岁而死,何以致之?岐伯曰∶使道隧以长,基墙高以方,通调营卫,三部三里起,骨高肉满,百岁乃得终。帝曰∶其不能终寿而死者,何如?岐伯曰∶其五脏皆不坚,使道不长,空外以张,喘息暴疾,又卑基墙,薄脉少血,其肉不石,数中风寒,血气虚,脉不通,真邪相攻,乱而相引,故中寿而尽也。 《五阅五使篇》曰∶脉出于气口,色见于明堂。(详面病门)《五色篇》曰∶明堂者,鼻也。阙者,眉间也。庭者,颜也。蕃者,颊侧也。蔽者,耳门也。其间欲方大,去之十步皆见于外,如是者寿必中百岁。(详面病门)《寿夭刚柔篇》曰∶形与气相任则寿,不相任则夭。皮与肉相果则寿,不相果则夭。血气经络胜形则寿,不胜形则夭。形充而皮肤缓者则寿,形充而皮肤急者则夭。形充而而脉坚大者顺也,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,气衰则危矣。形充而颧不起者骨小,骨小则夭矣。形充而大肉 坚而有分者肉坚,肉坚则寿矣;形充而大肉无分理不坚者肉脆,肉脆则夭矣。墙基卑,高不及其地者,不满三十而死。其有因加疾者,不满二十而死。平人而气胜形者寿,病而形肉脱,气胜形者死,形胜气者危矣。 《五常政大论》曰∶阴精所奉其人寿,阳精所降其人夭。帝曰∶一州之气,生化寿夭不同,其故何也?岐伯曰∶高下之理,地势使然也。崇高则阴气治之,污下则阳气治之。阳胜者先天,阴胜者后天,此地理之常,生化之道也。帝曰∶其有寿夭乎?曰∶高者,其气寿;下者,其气夭。地之小大异也。小者小异,大者大异。故治病者,必明天道地理,阴阳更胜,气之先后,人之寿夭,生化之期,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