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漏
妊妇经血不固者,谓之胎漏。而胎漏之由,有因胎气者;有因病气者。而胎气之由,亦有二焉。余尝诊一妇人,脉见滑数,而别无风热等病。问其经脉,则如常不断,而但较前略少耳。余曰∶“此必受妊者也。因胎小,血盛有余而然。”后于三月之外,经脉方止,果产一男。故胎妊之妇,多有此类。今常见怀胎七、八个月而生子者,人但以血止为度,谓之不足月。然其受胎于未止之前,至此而足而实,人所不知也。第此等胎气,亦有阴阳盛衰之辨。如母气壮盛,荫胎有余,而血之溢者,其血虽漏,而生子仍不弱,此阴之强也,不必治之。若父气薄弱,胎有不能全受,而血之漏者,乃以精血俱亏,而生子必萎小,此阳之衰也,而亦有人所不知也。凡此皆先天之由,若无可以为力者。然栽培根本,岂果无斡旋之道乎?第见有于无之目,及转强于弱之手,为不易得,是乌可以寻常语也?至若因病而漏者,亦不过因病治之而已耳。
妊娠血热而漏者,保阴煎、清化饮,择而用之。怒动肝火漏血者,保阴煎,甚者化肝煎主之。
[b]保阴煎[/b](见血热经早)
[b]清化饮[/b](见血热经早)
[b]化肝煎[/b](见崩淋经漏不止)
脾虚不能摄血者,寿脾煎、四君子之类主之。脾虚血热气滞者,四圣散主之。脾肾兼虚者,五阴煎主之。
[b]寿脾煎[/b](见血虚经乱)
[b]四君子汤[/b](见血虚经乱)
[b]四圣散[/b](见《妇人规》古方)治漏胎下血。
条芩 白术 砂仁 阿胶(各等分)
上为细末,每服二钱,艾汤调下。一方有芍药无阿胶。按此方若改为汤,砂仁用当减半。
[b]五阴煎[/b](见血虚经乱)
三焦气血俱虚者,五福饮、七福饮之类主之。
[b]五福饮[/b](见血热经早)
[b]七福饮[/b](见血虚经乱)
劳倦伤而动血者,寿脾煎、归脾汤主之。偶因伤触动血者,五福饮、安胎散主之。
[b]归脾汤[/b](见经不调)
[b]安胎散[/b](见《妇人规古方》)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。
熟地 艾叶 白芍(炒) 川芎 黄 (炒) 阿胶(炒) 当归 甘草(炙) 地榆(各一钱)
上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
冲任气虚不能制约,血滑易动者,固阴煎、秘元煎主之。
[b]固阴煎[/b](见肾虚经乱)
[b]秘元煎[/b](见血虚经乱)
立斋曰∶前证若因气热,用防风黄芩丸;若因血热,用加味逍遥散。若因血虚,用二黄散;若因去血太多,用八珍汤。未应,补中益气汤。若因肝火,用柴胡清肝散;若因脾火,用加味归脾汤。若因事下血作痛,用八珍汤加阿胶、熟艾。若因脾胃虚弱,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;若因脾胃虚陷,用前汤倍用升麻、柴胡。若晡热内热,宜用逍遥散。
[b]防风黄芩丸[/b](见崩漏论外方)
[b]加味逍遥散[/b](见经不调)
[b]二黄散[/b](见血热论外方)
[b]八珍汤[/b](见经不调)
[b]补中益气汤[/b](见经不调)
薛氏 [b]柴胡清肝散[/b](见《古方八阵·寒阵》)治肝胆三焦风热疮疡,或怒火憎寒发热,或疮毒结于两耳、两胁前后或胸乳小腹,下及股足等证。
柴胡 黄芩(炒各钱半) 山栀(炒) 川芎 人参(各一钱) 甘草(五分) 连翘 桔梗(各八分)
水一钟半,煎服。
[b]加味归脾汤[/b](见《古方八阵·补阵》)治脾经血虚发热等证。
即归脾汤加柴胡、山栀各一钱。
[b]逍遥散[/b](见经期腹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