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(隋朝-宋朝)

隋唐时期,政府重视医学教育,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,其中专设少小科,学制5年,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。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《诸病源候论》,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。该书提出—了“不可暖衣,……宜时见风日,…常当节适乳哺”等积极的小儿护养观。将外感病分为伤寒、时气两大类,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,详论儿科病因证候255候。唐代孙思邈的《备急千金要方》首列“少小婴孺方”2卷,收录儿科用方3m余首,将儿科病分为9门,论其理法方药。 相传至今的最早儿科专着《颅囟经》,流行于唐末宋初,提出婴幼儿体届纯阳的观点,论述小儿脉法及惊。痫、癫、疳、痢,火丹等疾病的证治,北宋钱乙,字仲阳,对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,因而被誉为“儿科之圣”。钱乙的主要学术建树,由其弟子阎季忠编集于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一书中。该书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“脏腑柔弱,易虚易实,易寒易热”,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。钱乙从儿科特点出发,在四诊应用中尤重望诊,对“面上证”、“内证”,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等,都有较详明的论述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,捉出心主惊、肝主风、脾主困、肺主喘、肾主虚等,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力法。他制订儿科治则治法,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,又注意柔润清养,补运兼施,攻不伤正。他善于化裁古方,根据儿科特点创制新方,制剂以成约为主,切合临床应用。 北宋时期,天花、麻疹等时病流行,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,总结撰成《小儿斑疹备急方论》,是为天花、麻疹类专著之始。南宋刘昉等编著《幼幼新书》40卷,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著作。南宋时还有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20卷,对儿科各类疾病厂-泛收录论述,包括多种先天性疾病。书中明确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,与成人因破伤而患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,提出切戒用冷刀断脐,主张用烙脐饼子按脐烧炙脐带,再以封脐散裹敷,是当时预防脐风的较好方法。 南宋陈文中,著《小儿痘疹方沦》《小儿病源方论》,他力们固养小儿元阳,以擅用温补扶正见长。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寒而产生的逆证,他擅用温补托毒救急。陈文中主温补,与钱乙、董汲重寒凉,两者相得益彰,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,为儿科疾病辨证论治提供了全面的依据和丰富的治疗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