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风脏毒二十五
肠风,独在胃与大肠出。若兼风者,苍术、秦艽、芍药、香附。
[b]【入方】[/b]
黄芩 秦艽 槐角 升麻 青黛
[b]治肠风下血[/b]
滑石 当归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苍术(等分)
上以水煎服,或以苍术、生地黄,不犯铁器为末,丸服。
[b]又方[/b]
茄蒂(烧存性) 栀子(炒)
上为末,捣饭丸如梧子大。每服空心一百丸,米汤下。
[b]又方[/b] 便血久远,伤血致虚,并麻风癣见面者。
龟板(二两,酥炙) 升麻 香附(各五钱) 芍药(一两五钱) 侧柏叶 椿根皮(七钱五分)
上为末,粥丸。以四物汤加白术、黄连、甘草、陈皮作末,汤调送下丸药。
[b]又方[/b] 脉缓大,口渴,月经紫色,劳伤挟湿。
白术(五钱) 黄柏(炒) 生地黄 白芍(各三钱) 地榆(二钱) 黄芩(二钱) 香附(二钱)
上为末,蒸饼丸服。
[b]又方[/b] 治积热便血。
苍术 陈皮(一两五钱) 黄连 黄柏 条芩(各七钱五分) 连翘(五钱)
上为末,生地黄膏六两,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五七十丸,白汤下。
[b]又方[/b]
肠风脱露,以车荷鸣五七个,焙干,烧灰,醋调搽。仍忌湿面酒辛热物。
[b]【附录】[/b]肠胃不虚,邪气无从而入。人惟坐卧风湿,醉饱房劳,生冷停寒,酒面积热,以致荣血失道,渗入大肠,此肠风藏毒之所由作也。挟热下血,清而色鲜,腹中有痛;挟冷下血,浊以色黯,腹中略痛;清则为肠风,浊则为脏毒。有先便而后血者,其来也远;有先血而后便者,其来也近。世俗粪前粪后之说,非也。治法大要,先当解散肠胃风邪,热则用败毒散热者加茯苓、槐花,冷者加茯苓、木香,此则自根自本之论也。虽然精气血气,生于谷气,靖为大肠下血,大抵以胃药收功,以四君子汤、参苓白术散、枳壳散、小乌沉汤和之。
一回,血自循于经络矣。肠风者,邪气并入,随感随见;脏毒者,蕴积毒久而始见,《三因方》五痔、肠风、脏毒,辨之甚详。前二证皆以四物汤加刺 皮。
[b]【附方】[/b]
蒜连丸(一名金屑万应膏)
独头蒜(十个) 黄连(不以多少)
上先用独蒜煨香熟,和药杵匀,丸如梧子大。空心米汤下四十丸。
[b]又方[/b] 治肠风。
香附(一两,炒) 枳壳(七钱五分,炒) 当归(五钱) 川芎(五钱) 槐花(炒) 甘草(炙,各二钱五分)
上为粗末。每服三钱,水煎,生姜三片,枣一个。
[b]败毒散[/b] 见瘟疫。
[b]不换金正气散[/b]
浓朴(姜制) 藿香 甘草(炙) 半夏 苍术(米甘浸) 陈皮(去白)
上等分,姜三片,枣二个煎,食前热服。
[b]芎归汤[/b]
川芎 当归
上等分,水煎。
[b]参苓白术散[/b] 见脾胃类。
[b]枳壳散[/b]
枳壳(麸炒去穣) 槐子(微炒黄) 荆芥穗(各五钱)
上为末。每服三钱,薄粟米粥调下,如人行一二里,再用粥压下,日进二三服。
[b]小乌沉汤[/b]
香附(二十两) 乌药(十两) 甘草(炙,一两)
上为末。汤调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