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方
〔调脾〕[b]归脾汤[/b] 见二卷劳瘵。
〔养心〕[b]养心汤[/b] 见二卷劳瘵。
〔润燥〕[b]猪脂丸[/b] 杏仁 松子仁 白蜜 橘饼(各四两) 猪脂(熬净,一杯) 同捣食之。
〔和胃〕[b]异功散[/b] 四君子汤加陈皮。
〔益火〕[b]八味丸[/b] 见一卷中风。
〔健脾〕[b]四君子汤[/b] 参 苓 术 草 加陈、夏,名六君子汤。
〔消痰〕[b]二陈汤[/b] 陈 夏 苓 草
〔补血〕[b]四物汤[/b] 地 芍 归 芎
〔酒膈〕[b]云岐人参散[/b] 人参一两煎成,加麝香、冰片各五厘,治好饮热酒膈痛,血瘀胃口。
〔宽膈〕[b]香砂宽中丸[/b] 苓 术 陈 夏 朴 草 木香 砂仁 蔻仁 香附 青皮 槟榔 姜 蜜丸。
〔开郁〕[b]七气汤[/b] 见二卷咳嗽。
〔控涎〕[b]来复丹[/b] 见本卷呕吐。
〔反胃〕[b]大半夏汤[/b] 参 夏 蜜
〔血枯〕[b]滋血润肠丸[/b] 地 芍 归 红花 桃仁 枳壳 大黄 韭汁冲服。
〔脾虚〕[b]补气健脾丸[/b] 参 苓 术 陈 夏 草 砂仁 姜 枣
〔通润〕[b]韭汁牛乳饮[/b] 见一卷燥。
〔开关〕[b]启膈散[/b] 沙参 丹参(各三钱) 茯苓(一钱) 川贝(钱半) 郁金(五分) 砂仁壳(四分)
荷叶蒂(两枚) 杵头糠(五分) 水煎,虚加人参。
〔吐虫〕[b]河间雄黄散[/b] 雄黄 瓜蒂 赤小豆(各一钱) 为末,每服五分,温水调,滴入狗油数匙,服下吐虫。
〔化痰〕[b]涤痰丸[/b] 南星 半夏 枳壳 橘红 菖蒲 人参 茯苓 竹茹 甘草
〔痰热〕[b]清热二陈汤[/b] 二陈汤加 人参 白术 山栀 竹茹 砂仁 麦冬(各一钱) 乌梅(一枚) 姜 枣
〔理气〕[b]乌龙丸[/b] 九香虫(半生半焙,一两) 车前子(炒) 陈皮(各四钱) 白术(五钱) 杜仲(酥炙,八钱) 蜜丸。
〔降痰〕[b]枇杷叶煎[/b] 枇杷叶 橘红(各三钱) 生姜(五钱)
〔滑润〕[b]五汁饮[/b] 芦芽 荸荠 甘蔗 竹沥 姜汁 温服。又方∶韭汁 梨汁 人乳 姜汁 藕汁
〔通补〕[b]利膈丸[/b] 参 归 藿 枳 草 朴 木香 槟榔 大黄
〔止吐〕[b]汞硫散[/b] 硫黄 水银 同研细如煤色,用陈酒姜汁调服,次日大便出黑物,即不吐。
〔反胃〕[b]丁香煮散[/b] 丁香(三七粒) 莲肉(二七粒,二味另研) 生姜(七片) 黄秫米(半合)
水煮熟,去姜啜粥。
〔通治〕[b]狗宝散[/b] 用六君子加狗宝,作散调服。
〔寒呕〕[b]千金五噎丸[/b] 干姜 川椒 吴萸 桂心 细辛(各一两) 参 术(各二两) 陈 苓(各两半)
附子(一枚)
〔吐逆〕[b]千金五膈丸[/b] 参 草(各二两) 麦冬(三两) 川椒 远志 桂心 细辛 干姜(各一两)
川附(一枚)
〔外治〕[b]啄木鸟膏[/b] 啄木鸟去毛,和骨捣烂熬膏,入麝香一钱,蜜收,入瓷罐,不时嗅之。
〔开膈〕[b]雄黄二豆丸[/b] 乌梅(二十个) 砂 雄黄(各二钱) 乳香(一钱) 百草霜(五钱) 黑豆绿豆(各四十九粒) 为末,和乌梅肉杵丸。
〔反胃〕[b]大七香丸[/b] 香附 麦芽 砂仁 藿香 甘草 官桂 陈皮 丁香 甘松 乌药 蜜丸。
〔通治〕[b]五膈散[/b] 参 术 蔻 夏 桔 草 沉香 枇杷叶 姜
〔润补〕[b]生姜汁煎[/b] 姜汁 白蜜 牛酥(各五两) 人参 百合(各二两) 熬膏,人参百合汤下。
〔顺气〕[b]神香散[/b] 丁香 蔻仁
〔润燥〕[b]膈噎膏[/b] 人参 牛乳 蔗汁 梨汁 芦根汁 龙眼 肉汁 姜汁 人乳 熬膏,蜜收。此缪仲淳秘方也。
〔豁痰〕[b]七圣汤[/b] 半夏 黄连 白蔻 人参 茯苓 竹茹 生姜(二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