浊症
两尺脉洪数必便浊失精。
精之主宰在心。精之藏制在肾。凡人酒色无度。思虑过情。心肾气虚。不能管摄。往往小便频数。便浊之所由生也。因小便而出者。曰尿精。因见闻而出者。曰漏精。心不足而挟热者为赤浊。心不足而肾冷者。为白浊。阴不升。阳不降。上下乖捩。是以有清浊不分之症大抵多是湿痰流注。直燥中宫之湿。兼降火升举之法。此为至要之语也。
一论便浊之症。因脾胃之湿热下流。渗入膀胱。故使便溺赤白混浊不清也。宜燥中宫之湿。用升麻、柴胡提气。使大便润而小便长。不宜用寒凉伤血之药。
[b]主方[/b]
陈皮(八分) 半夏(八分) 茯苓(一钱) 苍术(米泔浸炒七分) 黄柏(酒炒七分) 柴胡(七分) 升麻(三分) 白术(去芦五分) 神曲(炒五分) 牡蛎(五分) 栀子(炒一钱)蛤粉(三分) 滑石(一钱) 甘草(三分)
上锉一剂。生姜二片。白果九枚。水煎。空心服。渣再煎服。忌煎炒辛辣物。
一论心中烦躁。思虑忧愁抑郁。小便赤浊。或有砂膜。夜梦遗精。遗沥疼痛。便赤。或酒色过度。上盛下虚。心火上炎。致肺经受克。故口苦咽干。渐成消渴。四肢倦怠。男子五淋。
妇人带下赤白。五心烦躁。此药温平清心。养神秘精。
[b]清心莲子饮[/b]
石莲肉 人参(各二钱五分) 黄 (蜜炙) 赤茯苓(各二钱) 麦冬(去心) 地骨皮黄芩(各一钱五分) 车前子(一钱五分) 甘草(三分)
热。加柴胡、薄荷各一钱五分。
上锉一剂。灯草十根。生姜三片。水煎。空心服。上盛下虚。加酒炒黄柏、知母各一钱一论心经伏暑。小便赤浊而有热也。
[b]加味四苓散[/b]
人参(减半) 白术(去芦) 赤茯苓(去皮) 猪苓 泽泻 香薷 石莲肉 麦冬(去心各等分)
上锉。水煎。空心。温服。
一论小便白浊。溺数无度。溺白如油。光彩不定。溺脚澄下。凝如膏糊。此真元不足。
下焦虚寒之所致也。
[b]萆 散[/b]
益智仁 (一钱五分) 川萆 (三钱) 石菖蒲(一钱) 乌药(一钱) 一方。加茯苓三钱甘草八分。
上各等分。锉一剂。水煎。入盐一捻。空心。温服。肾虚。加牛膝三钱。杜仲三钱。山药三钱。便赤。加泽泻二钱。麦冬二钱。
一论白浊初起。或半月者。下焦虚热之所致也。
[b]滋肾散[/b]
川萆 (二钱) 麦冬(二钱) 远志(一钱) 黄柏(二钱) 菟丝子(三钱) 五味子(酒炒四分)
上锉一剂。竹叶三片。灯草一团。水煎。空心服。
一论赤白浊。乃水火之不分也。
[b]水火厘清散[/b]
益智仁(一钱五分) 石菖蒲(一钱) 赤茯苓(三钱) 车前子(三钱) 猪苓(三钱) 泽泻(二钱) 白术(一钱五分) 枳壳(一钱) 萆 (二钱) 麻黄(三分) 甘草(八分) 陈皮(二钱)
上锉。水酒各半煎。空心服。若久病。去麻黄。易升麻。
一治遗精白浊。
[b]玉还丹[/b] 弟云嵩传。
五色龙骨 左顾牡蛎 莲花须 芡实 石菖蒲 五味子 黄柏(酒炒各一两) 一方。用石莲子。去石菖蒲。
上为细末。用金樱子煎汤为糊。入臼内捣千余下。成剂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盐汤下。干物压之。
一治遗精白浊。
山药(一两) 黄柏(酒炒二两) 牡蛎(火 醋淬七次五钱) 白茯苓(去皮一两)
上共为细末。酒糊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空心水下。
一论白浊梦遗。及精滑出而不收者。
[b]樗根丸[/b]
樗根白皮(有荚者是) 黄柏(炒褐色) 蛤粉(炒) 青黛 干姜(炒黑) 滑石(各等分)
上为末。水糊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。空心。温酒送下。虚劳。四物汤下。
一论白浊经年不愈。或时梦遗。形体瘦弱。当作心虚治之。
[b]定志丸[/b]
远志(甘草水浸去心) 石菖蒲(各二两) 人参(一两) 白茯神(去木二两) 黄柏(酒炒二两) 蛤粉(炒一两)
上为末。炼蜜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朱砂为衣。每服三十丸。空心。米汤送下。
一治小便白浊。出髓条者。
人参 白术 白茯苓 青盐 破故纸 大茴香 益智仁 酸枣仁(炒) 左牡蛎( 各一两)
上为末。酒糊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。温酒米饮任下。
一论瘦人阴虚火动。患赤白浊下。清离滋坎汤。(方见劳瘵)根据本方加萆 、牛膝、山栀、蓄赤芍。
一论久患白浊不止。而作头昏者。以益气汤加白茯苓、半夏。
一论发热口干。小便频数。大便闭结。盗汗遗精。甚至废寝。用当归六黄汤二剂。盗汗顿止。用六味丸。二便调和。用十全大补汤。及前丸兼服。月余悉愈。
一论肥人湿痰。患赤白渴者。二陈汤。(方见痰饮)根据本方加苍术、白术、人参、当归、生地、麦冬、山栀、黄柏、萆 、牛膝、 蓄。
一论肝肾脾肺虚损。赤白浊久不愈者。六味丸、补中益气汤。早晚兼服。六味丸(方见补益)补中益气汤(方见内伤)根据本方加白茯苓、半夏。
一人久患白浊。发热体倦。用补中益气汤加炮姜。四剂。白浊稍止。再用六味丸兼服。
诸症悉愈。
一人患头晕白浊。余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、半夏。愈而复患腰痛。用山药、山茱萸、五味、萆、远志。顿愈。又因劳心。盗汗白浊。以归脾汤加五味而愈。后不时晕眩。用八味丸而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