敷贴凉药

《鬼遗方》云∶凡痈疽外热内疼者,是有客邪,内有积毒,欲作脓透之候。 [b]洪宝丹[/b](又名金丹、寸金、四黄散) 天花粉(三两) 姜黄 白芷(各一两) 赤芍药(二两) 上为末。茶酒汤使,随证热涂。诸般热证,痈肿金疮,此药一凉而已,能化血为水,又能使血瘀积,又能凉肌生肉,去死肌烂肉,又能破血退肿,又能滞气为浮,能止痛,又能为痛闭脓,又能出脓,一反一复,此方药性无他,遇凉效少,遇热效多,故非十分阳证,不可轻用,恐或凝寒,治疗费力。若夫金疮出血,非此不可,乃第一药。余外但可为前二药之佐使尔,当审之审之。大抵此三药,可合力同功者,可独将专权者,可分司列职者,可合围交攻者,可借援求救者,可勇力相持者,可正兵先锋奇兵取胜者,可奇兵先锋正兵取胜者,神圣工巧,端与兵法无异,然兵随印转,将逐令行,故立功取胜,存乎其人,苟非明理通变之士,何足言哉,用法如后。一若病势大热,可用热茶调敷,如证稍温,则用酒调。若用以撮脓,可用三分,姜汁七分茶调,何也?此药最凉,能使血退,姜汁性热,能引血潮,故血退则被引,血潮被逐,进退相持而后成脓作破,逼脓尽流也。 一凡疮口破处,肉硬不消者,疮口被风所袭也,此方中加独活以去风,用热酒调,如又不消,则风毒已深,肌肉结实,又加紫荆皮,有必消之理矣。一此方莫善去金疮,及诸热证赤肿,断诸血根,不使 赤。若痈疽不可轻用,恐贴处不散,FS 毒入内,在骨则成骨痈,在喉项则毒瓦斯聚喉,在胸背则阴烂脏腑,在腹肚则为内痈,杀人不救,可不慎哉!只以冲和、玉龙,根据法详证,用之为妙。一年少血壮之人,衰老血败之士,如有溅血,无药可止,血尽人亡;若在手足,可用茶调敷手足上下尺余远;若在胸背、腰腹,则全体敷之,把住血路方能止,却用断血药,(五倍末方,见金疮条中。)或神效军中方、 口方得安愈。一治金疮重者,筋断脉绝,血尽人亡,如要断血,须用绳及绢袋,缚住人手臂,却以此方,从手臂上用茶调,敷住血路,然后却用断血药 口,却不可使内补,及四物等药,却又能令人发呕吐,甚则口眼 斜,少焉发烦发热成破伤风,只可下对金饮,加川芎、白芷、姜枣煎自安,却徐徐补血。如或有破伤风证,又须用破伤风药,即葛根汤之类,(方见后)。疮口用军中方,加九肋鳖甲酥炙碾。一凡金疮在头面上者,血不止,急用此方茶调,团围敷颈上截血,疮口边亦用此敷,军中方 口,重者十日,轻者三日效。一凡金疮着水,肉翻花者,可用薤汁调此方,敷疮口,两旁以火微炙之;或烧早稻秆烟熏之,疮口水出即愈。如无水出,即是风袭,可用南星,茶调敷之即愈,然后以军中方, 口妙。一治妇人产后或经绝,血行逆上,心不能主,或吐血,鼻衄,舌衄,可以此方,用井花水调敷颈上,生艾汁调亦妙,其血立止,然后服药以绝原。如舌衄必有血泡,破之复胀,可用线于舌根颈缚住勿除,于颈项上截血,内用黄芩、荆芥凉心之药,以收其原;舌上用蜜调结口之药以治之,泡破除线,血不胀矣。服凉心药,四物汤加荆芥、薄荷、朱砂。一此方用药调涂热毒,恐随干随痛,赤肿不退,当用鸡子清调敷,诸热毒难干妙,汤火疮同。 一打破伤损在胸膈上者,药通血不下,可用绿豆水,调此药末吞之,即吐出而安。又有从高坠下,用通血药不下,数日病患几死,此必天时寒冻,服大黄等药冰之。血凝片不行,可用热酒调军姜末饮之。片时血通,人得更生,盖借热性以活死血,则前药方能行矣。治发背初发时小,后五七日赤肿高,即罨药,令内毒散减疼,免牵引。 [b]乳香膏[/b] 乳香(一两) 青薄荷叶(四两,洗干) 上研匀,浓罨患处,以青绢盖之,如干以新汲水润之,常令湿,其热毒自然消散,如热毒攻结可用,气毒攻结不可用。 [b]金黄散[/b] 贴痈毒,令内消。 白芷 白芨 白蔹上等分为细末,用新汲水调敷。 治阳证肿毒,并金疮。 大粉草锉细,用竹一段,刮去青,两头留节开一小窍,人草在内,满后却用油灰塞窍,从冬至日放粪缸内,待立春先一日取起,竖在有风无日阴处。二十一日,验两窍好,却破竹取草为细末,用水调敷。 《药性论》甘蕉根,捣敷一切痈肿上,干即更敷,无不瘥者。 梅师治痈疽发背,或发乳房,初起微赤,不急治之,即死速消方,捣苎根敷之,数易效。 诸疮肿痛不可忍者,以葵花根,去黑皮,捣烂。若稠点井花水少许,若不稠,不须用水,以纸摊如膏药贴之立效。 又方 芙蓉叶,捣烂罨,立效;晒干为末,水调敷,亦妙。 治发背,蜗牛百个,活者置净瓶内。新汲水一盏,浸瓶中封闭,自晚至晓,其水如涎,取水将真蛤粉,不拘多少调之,刷疮上效。 治背痈与疖,久年烟壁土、黄柏,等分为细末,生姜汁捏成膏敷之,夏月以茅香汤下、一二钱妙。(《经验》) [b]七宝散[/b](《本事》) 治痈疽,止痛拔毒。 干荷叶心,当中如钱片,(不拘多少)。 上为末,每用三匙,水二盏,慢火煎至一盏半,放温淋洗干,以太白膏敷之。 [b]太白膏[/b] 寒水石(研,飞过) 用腊月猪脂调成膏,随疮大小,薄纸摊贴之。 [b]天花青露散[/b] 罨围一切肿毒。 白芨 白蔹 白薇 白芷 白鲜皮 朴硝 青黛 黄柏 老龙骨(各一两) 天花粉 青露(各三两) 大黄(四两) 上为细末,醋蜜调匀。如疽毒未成,则当头罨退;若已成,四面围之,中留头,用替针膏贴之。 [b]消肿散[/b] 围罨肿毒,一切疮疖并治。 大黄 水仙子 山药 苎根 青露 小赤豆 寒水石 水姜 香蛤粉 花蕊石上将前药捣和,如干加醋蜜调匀。如疽毒未成则当头罨退,若已成四面围之,留一头,用替针膏贴之。 [b]神护膏[/b] 围罨一切肿毒。 小赤豆 黄皮 白蔹 白芷 天花粉 南星(各等分) 上为末。阴用米醋与蜜水同,阳用商陆根,亦用芭蕉油,此是邵色婆黄金散,加黄皮为主。 [b]水澄膏[/b] 秘方,围敷肿毒。 郁金 白蔹 白芨 五倍子(各一两) 乳香 雄黄(各五钱) 上为细末。水调敷,如热极者,用腊水尤妙。 [b]五金膏[/b](一名葵花散) 黄葵花(七朵) 川连(二钱,去须) 山栀(三个,肥者) 黄柏(五钱) 川郁金(三钱) 上为末,井华水调成膏敷。此药性急,宜速打之。 [b]清凉膏[/b] 治初患痈肿疮疖,热 疼痛,消肿毒。 大黄(不拘多少) 上为细末。用浆水调摊贴之,醋摩亦得。 治诸疮肿不散者。 上取白药根,捣烂敷贴,干则易之。无生者,用末,新水调涂之亦得。 治诸疮肿,马毒疮。 上以马齿苋,水煮冷服一升,及涂疮上。治湿癣、白秃,以马齿膏和灰涂之效。治紧唇、面肿,捣汁涂。冬用干末,水调涂。治丹毒、发背肿,捣敷之,不住者,以蓝靛和之更佳。治多年恶疮,捣烂敷之尤良。治三十六种风结疮,取马齿苋一石,水二石,一釜煮之,澄清,内蜡三两,重煎之成膏,涂疮上并服之。 [b]清水膏[/b] 治痈疽,及一切毒肿,坚硬肿痛,攻冲四畔 肿,抽热毒,散肿气。 羊桃根 川大黄 黄芩 绿豆粉 黄柏(各一两) 赤小豆上为细末。用芸苔菜取自然汁,入蜜少许,相和调药,令稀稠得所。看四畔肿赤处大小,剪生绢上匀摊,可浓一钱许贴之,干即易。 [b]水调膏[/b] 治痈疽毒热,赤 疼痛。 川大黄(生用,研末) 杏仁(去皮尖,研) 盐花(各三分) 上为细末。研令匀,以新汲水和调,稀稠得所。旋即涂肿上,干即易之。 [b]郭氏水澄膏[/b] 治风热肿毒,赤红色,攻 疼痛不止。 白芨 白蔹(各四钱) 郁金(一对) 大黄 黄柏 黄药子 榆皮(各七钱半) 乳香 没药雄黄(各半两) 上为细末。用新汲水一碗,药末不以多少,澄于水内,药定去水。敷于肿处,上用白纸封之,用鸡翎掠此水湿润。 [b]二黄膏[/b] 治一切肿毒。 黄柏 大黄(各等分) 上为末,用醋调搽,如干以水润之。 [b]揭毒散[/b] 大黄(一两半) 白芨(一两) 朴硝(二两) 上为末。用井水调搽,如干再搽。 薛按∶此二方及寒凉之药,若疮疡 肿作痛,属阳之证,宜用之。或微肿痛,而不赤者,恐不宜用。盖气血喜温而恶寒,若冷气入里,反为难治之证矣。 [b]三消散[/b] 退极热证,赤肿 开者。 朴硝 焰硝 大黄 栀子(炒黑色) 寒水石 南星(各等分) 上为细末。生地黄汁,调涂贴。芙蓉叶捣汁调亦可。 [b]四面楚歌[/b] 敷诸般疽,发肿赤痛不可忍,未成角散,已成角破,至疮口合而止。 荆芥(和根,锉碎) 赤芍药 大柏皮 土当归 山大黄 土白芷 天南星 赤小豆 商陆根(锉片子,焙) 白芨 赤敛 白蔹 草乌 寒水石(煨或炒,各等分) 上为末。生地黄汁,调角四畔,或苦齑根汁,肿用商陆根研汁,未溃则满涂上,或有尖起处,则留出疮口。 [b]水师晶明[/b] 治诸发已破未破皆洗,如成脓溃烂,最要洗净,去故肉生新肉,洗后净干,再用角贴掺药,一日一次。 大柏皮 泽兰 莽草 荆芥 赤芍药 山大黄 土白芷 土当归 独活(各等分) 上锉粗散。用水一斗,入葱白、大椒、橘叶同煎熏洗。如已烂,入猪蹄下膝爪骨肉煎,可免干痛,净洗为度。